第一次和几个朋友去打保龄球,那是1994年,在昆明第一家保龄球馆,当时我很土,一上场球扔到别人的道上去了,还摔了一大跤,感觉很尴尬,我就不打了,站在一边看一个肤色黝黑带着护腕的男士打,他的动作很优美,在球抛出去的瞬间,潇洒从容,旁边的人说,这家伙是酒店的一个菲律宾经理。听完他的话,心里对他有说不出的羡慕,那时只觉得保龄球似乎是离自己很遥远的运动,遥远得象坐飞机到菲律宾去那样可望而不可及。
于是,这一可望而不可及的运动一放就是一两年。很快,随着昆明的保龄球馆一个接一个开起来,我又重新走近保龄球,我从和一些几个朋友去打保龄球,到终于有一天自己一个人下班了去打。我陶醉在保龄球运动里,喜欢听球瓶撞击清脆的声音,尤其是当我把球托住握稳,然后一步一步稳健地走出去,再把球抛出去的时候,我体会到这个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体育运动带给我的快乐不亚于中了一个大奖。我的体育成绩除了八百米总是及格以外,其他的相当不错,我跳过专业的健美操,还练过短跑跨栏跳高篮球,特别是投掷运动从来都是超过满分的成绩,因此,打保龄球,很快就掌握了它的要领,并且从打八磅的球转到十磅以上,从打直线转到了飞碟。
打飞碟球,我为此付出过很多努力,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打得手指头变形了,右手明显比左手大很多,并且大拇指关节很大有点歪,中指和无名指曾经在练球的时候破裂红肿结过老茧,那时候,我的手指上经常缠着创可贴,我从不抹指甲油,也不留长指甲,一头利索的短发烫烫吹吹或打点摩丝就打发了,我经常穿着运动衣裤,许多同事叫我“健美女青年”。我通常走出电视台的大门,就直奔球馆,有时晚饭中午饭就在球馆吃包方便面。我打啊打啊,许多人忙着评奖评职称勾心斗角,我却把许多业余时间用在了打保龄球上,我的包里有很多朋友送我的球票,我是好几个球馆的会员,我还买了很多书来看来钻研保龄球打法。我的右胳膊有一天变得非常有力,并且我从不害怕半夜做完新闻节目下班了站在电视台前的马路上一个人打的士或骑自行车回去,因为我经常跟男同事扳手腕,我知道我的右手抡一下,许多人都会吃不消,健康并且体格很好,所以尽管我的父母远在湖南我的姐姐远在新疆,我一个人在昆明工作我也无所畏惧,保龄球给我朋友般的温暖的感觉。
打球那几年,着实结识了很多昆明球友和社会名流,在一项大家都喜欢的体育运动中,我发现许多人都脱下了他们平时戴的面具,感觉体育运动使人变得真诚简单和热忱。那时,我对未来事业没有野心,似乎,在我心里,反而很崇拜那些体育明星,他们面对的挑战是公平的挑战,并且,需要一个人冷静,沉着,顽强,意志坚定,这样的个性一直使我着迷。
2000年9月,我拿到了澳洲留学签证,我没有去新东方学英语。我使劲地玩,先回湖南和爸爸妈妈告别,然后回昆明去收拾行李,剩余时间就去昆明的大小球馆去打保龄球或者吃街边小吃。那一年,我的保龄球技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准,我已不再羡慕什么菲律宾经理了,他来和我打也未必能赢我。我参加过很多比赛,在一次广播电视行业的比赛中,轻松拿过一个女子冠军,还抱了一个几百块钱的大花瓶回来。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打过一次比赛,奖了一辆山地车给我。我还在那年的中秋节,参加了一个俱乐部的保龄球赛,我以四局平均220分进入决赛,当时,偌大的一个球场,只有我一个女士和九个男士同台比赛,后来心慌手软发挥失常,但仍然快乐无比!再后来,终于坐飞机要离开昆明去北京飞到澳洲的那一天,我还没有忘记去打了一场保龄球,不过,那次,打得很臭,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一别保龄球就有好长一段时间。
2001年,在悉尼认识巍的时候,我们是房客,住在楼上楼下,我们纯真地谈了一场恋爱,一起坐火车上学上班一起在房东的大厨房里做饭,到了周末一起开车去买菜,然后回来再算帐还对方付的钱,我们算得很仔细,这瓶牛奶是你买的那面包黄油是我的,我们还在早上互相敲门叫醒对方去跑步去游泳啦,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中学时代。终于有一天,我们决定坐火车坐巴士去BANKSTOWN的一个球馆去打保龄球。那次去打保龄球,我突然不会打了,因为没穿自己的鞋没有自己的球,打得很糟糕,让我怀疑自己似乎从来没打过保龄球,因此从那以后,再也没去过澳洲的保龄球馆。没几年,孩子出生,曾经他大病几场,我抱着几个月大的宝宝急得口舌生疮,两天才睡了两小时的觉,有点支撑不住了,巍又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开车带孩子去看病买菜回家还要做饭,感觉苦不堪言。坐在地毯上,想起那最后一次在昆明打中秋比赛,在我打得筋疲力尽,几乎想放弃不参加比赛了,最后又重新鼓起勇气打,结果,轻松打进了决赛。如此看来,所谓人生如赛场就是这样吧,仿佛许多时候是自己跟自己打保龄球,全中了,自己高兴,补中了更开心,这局没打好,下次再来,所有的失误所有的成功失败都是自己跟自己玩儿,而唯有不停地调整总结坚持交够了学费才会赢,最后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想到此处,看看怀里的孩子心情好起来了。
2006年我回云南电视台去办我的辞职手续,那是结婚生了孩子第一次回昆明。当了妈妈在澳洲呆久了,人变得安静平和多了,这也是回到我熟悉的昆明后发现了自己的变化。我不再呼朋引伴叫上许多人去吃饭去喝茶聊天飚球了。那一个月里,我没去过一家保龄球馆,反而是天天去一家小吃店,两块钱的卤米线,再来一碗海带排骨汤,一共三元五角人民币,让我吃得很开心。有一天,小吃店进来了一对夫妇,他们领了一个漂亮高大的女孩,就坐在我的对面,一抬头,觉得此公分外眼熟,他也看了我好几眼,后来,我忍不住了,象秘密接头似地,终于小声问他“你是否从前经常去XX保龄球管打球,我认得你。”他表现很惊讶,过了几分钟,他也小声说,“你是不是那个电视台的?我们那时经常看见你打球,你留着短发,现在去哪里啦?很多年了。”我没有告诉他我已出国结婚生子,我淡淡地说,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他说,还打保龄球吗?我说,不打了,早就不打了,现在忙着带孩子,我当妈妈了。他说,我也早就不打了,我现在打网球了,你知道吗?昆明有很多网球场。
说话间,我把卤米线吃完,站起来和他说再见。走过街角,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突然,生出几多伤感,我自由快乐单身一人的保龄球时代真的彻底结束了,在那乒乒砰砰的球馆里,我曾经和很多不知名的球友相遇,我们互相挑战学习过,并且曾经是那么关注彼此真的假的姓名在那俱乐部高高挂着的成绩板上。如今,都成了陌路,再见面时,我已在异国他乡游荡,而昆明今天已不再流行保龄球。
忽地,觉得那段保龄球时光竟是比我当播音员播新闻的时光还教我留恋了,现在,带着淡淡的哀愁坐在悉尼回想,品出了那孤独而又快乐时光的原由来,那是一段和自己公平竞争的游戏和比赛,乐也纯,忧也纯!丝毫没有浪费的感觉,从打保龄球我其实获得了很多道理,对拼搏,勇气,坚韧这样人生的关键词早早就有非常深的体会,这些,竟然融会贯通到我日后的梦里,随我走天涯了。
星期一, 二月 12, 2007
曾经约会保龄球 - 雷莉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2 条评论:
不出十年八载,你曾经认同的家国故乡就会由中国大陆变成了澳洲悉尼,海外的感觉.渐渐潜移默化为本地属土的情理之内.有力量(在意志,思考,模仿,记忆,忍耐,爆发,持久,适应和创造诸方面)的人,一定会很自然和睦地生息繁衍在这片南半球乐土之上.如打保龄球的体会一样,专注和投入就是成功人生的前提.大河留言
我在出国前那阵也打过保龄球,每次都是别人请客去的.有一个男孩子那段时间狂追我的一个好朋友,每次她都要拽上我当电灯泡,我不干,她就说,你点,你想玩什么?我说打保龄球我才去.于是我们三个就去了保龄球馆,他们在一边谈论爱与喜欢的区别,我就在场上出丑.后来他们没有成,我的保龄球技也就废了.
发表评论